試論《格薩爾》中的倫理思想與格薩爾的理想人格
呂超;熊坤新;
摘要(Abstract):
本文分別就《格薩爾》史詩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史詩中的社會理想范型、史詩中的道德評價標準及格薩爾是古代藏族人民的理想人格典范進行了分析和闡述。指出《格薩爾》中倫理思想的意蘊是豐富的,格薩爾其人的人格是偉大的,在批判地繼承和弘揚藏族傳統文化的遺產時,很值得人們對之進行深入地發掘和系統地研究。
關鍵詞(KeyWords): 格薩爾;倫理思想;道德觀念;理想人格
基金項目(Foundation):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子課題“藏族道德生活研究”(項目編號:13&ZD064);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維護和促進西藏社會穩定與發展的文化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0AMZ002);; 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三期中國特色民族理論與政策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西藏恢復和諧穩定民族關系研究”(項目編號:MUC988507-04101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Author): 呂超;熊坤新;
Email:
DOI: 10.14084/j.cnki.cn62-1185/c.2015.01.027
參考文獻(References):
- [1][2][3][5][8][11][13][14][18][22]降邊嘉措.<格薩爾>初探[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37~38,39,41,112,113-114,114,108,108,139,139.
- [4]《智者喜筵》,第七品,第11頁.
- [6][19][20]仙界遣使(藏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34,87,87.
- [7]霍嶺大戰(上冊)(漢文版)[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1.
-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93.
- [10]摩爾根.古代社會(中文新譯本)第556頁.
-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
- [15][16]降邊嘉措,吳偉.格薩爾全傳(上)[M].寶文堂書店,1987.41,56-57.
- [17]門嶺大戰[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 [21]英雄誕生(藏文版)[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87.
- [23][27]Fr·博厄斯.人類學和現代生活[M].紐約,1928.195~196,201.
- [24]魏特林.和諧與自由的保證[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54.
- [25]拉法格.思想起源論[M].北京:三聯書店,1963.44~45.
- [26]狄慈根哲學著作選集[M].北京:三聯書店,1978.76.
- [28]熊坤新.論民族倫理學多元化結構[J].民族研究,1991,(1)
- 1南瞻部洲:佛教所稱四大洲之一,在須彌山南,亦叫閻浮提洲。
- 1 以上詳見《賽馬稱王》和《降伏妖魔》有關部分。
- 2 詳見《姜嶺大戰》有關部分。